医生怎么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医生怎么对待新型冠状病

 admin   2024-05-26 22:52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8月1日


海口市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肺炎确诊病例。


COVID-19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哪些?


什么被视为密切接触者?


为什么密切接触者必须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


关于新型冠状病疫情


一些引起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海南日报总编辑8月1日晚间如此表示。


专访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金玉明


1.感染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疲劳、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以及嗅觉和味觉丧失或丧失。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无发热。


重症病例多数患者有中度至轻度症状,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凝血障碍等。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或死亡。


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症状,是否意味着我已被感染?我什么时候需要医疗护理?


即使您出现发烧、疲劳或干咳,也不意味着您已被感染。但如果出现发热、腋温373、咳嗽、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病例报告社区旅行、居住史或入境史,感染新型冠状病,或发病前14天内无症状,接触过感染者、有患病史,或接触过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4天内有病例报告的社区,发病前几天或小规模疫情的,必须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排查、诊断和治疗。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疑似患者、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的,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出现症状前2天,无症状患者采样前2天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判断范围


1一家人住在同一个房间;


2直接护理人员或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的人员


3、医务人员在同一空间内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活动


4、办公室、工作场所、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相互密切接触的人员;


5、一起吃饭、一起,在封闭的环境中提供饮食、服务的人。


6.医务人员、家属及其他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车辆,与车内乘客的护理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半径1m以内的人有密切接触。


8.暴露于可能因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九、经现场调查人员评估符合密切接触者认定标准的其他人员


4、为什么密切接触者必须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当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严格隔离、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也是社会的通行做法。根据新型冠状病引起的疾病潜伏期,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隔离期结束后建议密切接触者居家监测7天,避免感染。传播的发生是由于病例数量极少,潜伏期很长。


5.如果被检疫部门告知我是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我该怎么办?


必要时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恐慌,不上班,未经许可不外出,观察身体状况,配合隔离管理措施,按照韩国疾病管理本部规定转运至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检疫规则。控制要求。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异常,应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在指导下接受检查、诊断和治疗。


6、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防止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时,将折叠边完全展开,完全遮盖住口鼻和下颌,并用力压紧鼻夹,确保口罩完全贴合在口罩上。脸。佩戴口罩前要彻底洗手,或者佩戴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内部,减少口罩污染的可能性。口罩的内外、上下应界限分明,浅色面朝内且靠近口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的一端位于口罩顶部。应定期更换,不得倒置或交替佩戴。


7.为什么我应该积极接种COVID-19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COVID-19的方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力,减缓并最终阻止疾病的传播,并保护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建议适龄人员按照社区或单位的安排,严格遵守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有序地接受疫苗接种。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传染病侵害?


这6件事你需要知道


有关医生怎么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和医生怎么对待新型冠状病的相关内容已经解完毕,请诸位网友持续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chorofun.com/post/2783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